1. 尊龙凯时









          1. 服务热线: 0311-85866015 / 85866016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业务发展 市场分布 供应商名录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董事长张雪亮被任命为一带一路建设工
            数字能源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创新产业升
            尊龙凯时 中联签约视频
            尊龙凯时 中联 融合并建
            董事长张雪亮被世界洪门历史文化协会
            尊龙凯时石油与绿地集团战略合作签署仪式
            尊龙凯时石油董事长张雪亮一行到辽宁省聚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盟路707号中化大厦16层
            电话: 0311-85866015 / 85866016
            邮箱 :zhongkanyouqi@163.com
            网址:www.wx177.com
            下半年石化业消费和效益可望回升

              受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影响 ,2013年1-5月我国石油和主要化学品需求放缓 ,石油消费继续下降,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加快 ,化肥需求增速回落,基础化学原料消费增长减缓。石化业效益4月滑落至最低点,但总体来看依然保持平稳 。

              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弱势复苏态势,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将优于上半年,消费和效益有望双双回升 。

              一、石油和主要化学品需求放缓

              1、石油消费继续下降天然气消费增速大幅加快

              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1-5月 ,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2.07亿吨 ,同比下降0.8%,降幅较1-4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2.01亿吨,与去年同期持平;净进口11551万吨 ,同比小幅下降1.41%,对外依存度达57.2%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672.1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7.8%,增幅比1-4月加快3.8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29.3% 。

              前5月 ,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17亿吨 ,同比增长3.0%,比前4月减缓0.5个百分点;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7024.7万吨,下降2.5% ,降幅较前4月扩大0.6个百分点;汽油表观消费量3877.9万吨 ,增幅为12.4% 。

              2、化肥需求增速回落基础化学原料消费增长减缓

              1-5月 ,全国化肥表观消费量(折纯)3391.4万吨 ,同比增长7.9%,增速比1-4月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 ,尿素表观消费量1323.6万吨 ,增长6.1%;磷肥表观消费量802.0万吨,增幅6.5%。

              数据显示,1-5月,主要有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约4.7%,比1-4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主要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长约6.4%,比1-4月减缓1.5个百分点 。

              石化产品消费增速下滑 ,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 。

              二、石化业效益总体平稳4月滑落至最低点

              1-5月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基本平稳。石化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万亿元 ,同比增长9.1%,比一季度10.5%的同比增速又有所降低,但比1-4月份8.8%的同比增幅稍有回升。分月看 ,4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6.9%;5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 。

              据统计局数据,1-5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262亿元,同比增长7.6%,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5.7%;其中,油气开采业利润总额1724亿元,同比下降9.1%;炼油业利润总额70.38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0亿元;化工行业利润总额1388亿元,增长11.5%;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79.7亿元,增幅31.4%。

              全行业上缴税金3510亿元,增长3.7%。1-5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4.29万亿元,同比升幅9.8%;全行业亏损企业4606家,亏损面为16.4%;比1-4月回落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10亿元,同比下降12.0%;

              总体来看,石化行业收入增速平稳 ,成本保持回落态势,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但石油和化工市场需求依然不振 ,价格持续走低。上游油气开采业利润持续下降;炼油业面临月度亏损;化工行业也处于亏损状态 。价格持续下挫是效益下滑的直接原因。

              三 、下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将稳中趋好

              初步预计 ,6月份石化行业将继续维持5月份小幅回升势头,同时受去年同期基数的影响 ,各主要运行指标预计好于5月 。

              下半年 ,世界经济将继续弱势复苏态势 ,我国政府把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有所加快。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下半年将会稳中趋好 。

              二季度,农忙时节推动农业用柴油需求增长 ,柴油进入季节性需求高峰 ,预计下半年消费将逐渐转旺。目前 ,我国汽柴油消费比例基本维持在3比7的范围,柴油在成品油消费中依然保持主导地位。

              我国汽油消费增速较柴油消费增速快 ,在7-9月份将达到消费旺季 ,而柴油受到国内基建企业开工率增加拉动 ,下半年的消费情况也将好于上半年。据易贸研究院的测算,2012年我国全年柴油消费量估计在1.56亿吨左右,如果2013年柴油消费弹性系数仍然维持在0.6左右,以2013年GDP增长预计值8.2%来计算,2013年柴油消费增速为4.92%,届时我国全年柴油消费量将达到1.64亿吨。预计全年成品油消费增速将维持在7%-8%。

              综合考虑上半年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情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计,二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加快,效益保持回升局面。预计主营业务收入3.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2220亿元,增长20% 。上半年,预计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可达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4150亿元 ,增长15% 。下半年 ,石化行业可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预计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约13.5万亿元  ,同比增长约11.2%;全年利润约9000亿元 ,增长约10%。

              在已经确定的5个新型煤化工路径中 ,煤制油争议最大。

              反对者认为 :煤制油能耗高、水耗大、污染重、产品全生命周期能量转化效率低,项目的经济 、技术 、环保风险都较大。

              “煤经不同方式转化后,可以获得石油化工所能生产的一切产品 ,但就能源转化效率来看,煤制油无疑是最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对记者说。他以国内目前已经工业化运行的煤转化装置的实际数据为例 ,采用费托合成工艺生产油品(即煤间接制油),1吨标准煤可获得266千克柴油,燃烧后得到11.87吉焦热量 。再将这些油品用于柴油车燃料,按目前柴油发动机能量转化效率30%计算 ,可获得3.56吉焦的轴机械功。同样的道理 ,1吨标煤直接液化可获得263千克柴油 ,最终只能转换为3.3吉焦轴机械功。

              但如果用1吨标煤生产天然气 ,则可获得460立方米甲烷 ,燃烧后得到16.56吉焦热量。这些甲烷用作汽车燃料 ,可转换超过4.7吉焦的轴机械功;若用同等数量的煤生产甲醇 ,可获得698千克甲醇,燃烧可获得15.82吉焦热量 ,这些甲醇用作汽车燃料,按汽油发动机26%效率计算,可获得4.13吉焦轴机械功;如果用1吨标煤通过超超临界发电,可获得13.2吉焦电能,再按电机效率70%推算 ,可转换为9.24吉焦轴机械功 。“显而易见,如果目标产品是车用燃料,煤制油的能量转化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不宜规模发展 。”金涌表示。尊龙凯时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煤直接液化会产生大量渣油,需重新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柴油馏分,导致其能耗尤其氢气消耗居高不下 。而且 ,所得的柴油十六烷值不足40,又含有一定的氮、硫组分 ,必须调和处理后才能使用 ,综合效益并不理想。”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尤其不看好煤直接液化项目。

              然而,煤制油路径也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 :随着石油资源的减少,我国获取石油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又是迈步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加。如果不根据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 ,提前培育发展煤制油产业,一旦国际风云变化 ,比如马六甲海峡或霍尔木兹海峡因地缘政治或战争而航运受阻,中国的能源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将不同路径与不同产品生产过程的能源转化效率进行比较毫无意义,现实情况不是中国想不想发展煤制油,而是脆弱的石油保证能力迫使我们必须发展煤制油。况且,已经投产的煤间接液化与煤直接液化装置实际运行效果表明,煤制油项目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中科合成油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唐宏青认为。

              他向记者介绍:神华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装置,经过连续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现已实现长周期高负荷运行 ,去年下半年至今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相比 ,煤间接制油的效果更好。目前,采用中科合成油股份公司费托合成技术建设的神华18万吨/年 、潞安16万吨/年、伊泰16万吨/年三个煤间接制油项目 ,均实现了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国外看,南非沙索公司半个世纪以来良好的财务报表和社会形象 ,也足以证明煤间接制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

              “从油品质量看,煤间接液化获得的柴油,其十六烷值达65,高于国家标准(45) ,且不含硫、氮、磷以及重金属离子,能满足欧Ⅳ甚至欧Ⅴ油品质量要求 。这样的油品不仅能直接用于车用燃料,还成为不少加油站增加油品十六烷值的首选调和油 ,是真正意义的高热值清洁燃料。”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亚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中国发展煤制油具有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 。但煤制油项目的经济规模应在100万吨/年以上,且应由国家规划输油管网。同时,应根据煤制油品的特点,重点开发航空煤油、润滑油基础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避免与炼油行业在低端市场恶性竞争。

              也许正是综合考虑了业内对煤制油的不同意见,除神华百万吨示范项目外,国家至今未再批准新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也未给予任何煤直接液化项目“路条”,但不久前批准了潞安集团15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项目。加上此前已经获批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2个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建成投产。

              “现阶段 ,煤制油主要还是以示范验证为主,不宜盲目扩大规模。”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表示 ,从保证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考虑,我国必须要有自己的煤制油工业化成套技术 。但煤制油又属技术、资金、资源密集型项目,尤其对水资源需求巨大,还伴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其经济性也受到国内外石油价格及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对煤制油项目的审批十分慎重。

              目前 ,采用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集团百万吨煤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已经实现了较高负荷运行,并在进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试验。今后,将继续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探索出煤直接制油以及“三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套工业化技术体系 。伊泰等3套煤间接制油装置虽然实现了长周期满负荷运行,并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但我国自主开发的费托合成油技术 ,能否放大到百万吨甚至更大规模 ,仍需示范装置进行验证,其相关参数也需放大后持续改进和优化,以便为国家提供先进、可靠 、实用的技术,夯实我国煤代油战略的技术基础。因此现阶段,煤制油仍将以示范为主。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 尊龙凯时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盟路707号中化大厦16层
            服务热线: 0311-85866015 / 85866016  |  邮箱:zhongkanyouqi@163.com   |  技术支持 :  |  后台登陆
            备案号 :冀ICP备14011267号-1








              1. XML地图